两个看上去很相似的地方,很可能因为最初的一点点不同,一个成为了某个产业的聚集地从而变成了都市,而另一个却始终发展不起来。
而中小企业生产的都是越来越便宜的商品,利润也已非常微薄,一旦遇到货币紧缩的政策,银行资金断供的自然首先是中小企业,接着是一般的大企业和上市公司,最后才会轮到两高一资 企业。银行与出口商的关系是:进口商收到银行的1元来自出口商,一收一付,也就是说出口商要拿10元,出口商就必须多交银行1元。
对出口商来说,多征成本增加价格自然就只会提高而不可能下降。货币战争说到底就是对阵的不同货币方各自操纵本币数量变化的结局。银行与财税的关系是:由于银行与出口商按常规的一收一付因出口交易价格的动态变化是无法先计算和实际操作的,但由于一收一付的金额永远相等,所以增值税的发明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采用了等额发行和等额回收的办法替代解决了这一难点,即银行发行,财税回收,数量不变。不管是只涨还是只降的产品都会增加国际竞争力,是经济增长依赖出口的根源,因此GDP增长不怕出口价格低,怕的倒是富国不消费。04年1月中国开始下降退税,至07年4月又多次对两高一资产品退税下降,外贸顺差分别从319.5亿、1018.8亿、1774.7亿增加到 2622亿美元,热钱却从04年开始下降,05和06年分别逐年下降了38.73%和34.61%,冷钱增加,带动了国际大宗相关原材料的上涨,物价上涨利率提高是货币政策的基本规律,美国也从2004年6月起开始低利率政策的逆转,到05年6月在一年时间经过连续13次联邦基金利率又从1%提高到了 4.25%。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没有人民币发行的自主权,实际上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早在《全球化共识已经死亡》中就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国际财富交易媒介,如果不解决好国际货币问题,任何发展都可能演变成掠夺和欺骗。假设:某个商品的不含税价10元,本销售环节的消费税即内销价÷1.17×17%×17%=1元,假如内销的话这1元是由本国的消费者负担、生产经营者代缴的,但出口是进口商以离岸价加退税等于内销价买商品,不仅这1元既要征又要退,就是以前所有环节的消费税也都要退还,而以前所有环节已征的消费税是直接退给出口商的,这样既可使出口商的外销收入加退税等于内销收入不变,又通过出口市场竞争作用降低价格把这部分消费税退还给进口商。彻底取消出国考察活动,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现在全世界都在仰慕中国,敬仰之情如滔滔黄河之水,绵延不绝一泻千里,他们向中国学习还来不及,我们的官员根本不用抬举外国政府,再向他们取经。
第二,防止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借救经济之名,上马此前被否决的建设项目、重污染项目及形象工程项目,这将是对宝贵资金的浪费,这种浪费对亟需流动性资金的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伤害。再如,原本应有财政投资的公路很多都变成了收费公路,加大了民众的负担,也严重抑制了物流的效率,加大了资源配置成本。附:1)由于写书,近几个月来,我已经拖欠近千封邮件没有回复,等书稿完成我专门腾出时间回复大家。放下这点保障性住房,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的实际需求不说,单说篡改:以往一些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等建成后却被篡改成了商品房,根据老建设部的一贯表现,及他们与开发商等利益主体鱼水情深的和谐关系,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担忧。
第四,救市的钱如何出?如何使用?必须有详细的规划和严格的审计。如果这个计策成功,那5860亿美元可花得太值了。
新华网转发了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1月10日刊发的文章《正如奥运一样,北京的5860亿美元救市计划击败所有对手》,作者利奥·刘易斯写道:即便前面加上巨大或庞大一类的形容词,一揽子金融刺激计划这种说法也根本解释不了北京9日晚上发生了什么。英国、韩国和日本等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实施的计划只能算平凡普通。如果把导致内需不振的三个因素,逐渐给消除掉,就解决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致命的问题。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2日透露,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
只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才能避免投资失误。据国资委有关资料,全国国有资产1/3属于闲置浪费。做自己的项目,让他们自卑去吧。如果华盛顿拿出GDP的同样比例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那将超过2.2万亿美元,结果会极其恐怖。
相信,等这些老外到中国多了,接受高规格接待多了,心态也就慢慢放平了。中国经济发展将更稳健。
中国5860亿美元的计划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靠增加税费筹资,就会增加民众的负担,削弱其购买力,抑制内需。
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而不围绕着这一点走,继续走扩大投资与出口的路线,可能步入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不会增加税费的征收,一旦这样做,反而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企业倒闭得更快,个人更拮据,消费进一步萎缩。我国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畸形的,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这4万亿的救市计划,仍然是以政府投资(必然抑制民间投资)为核心的,而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又是以出口为核心的。这很像奥运开幕式上的焰火(寒冰注:据媒体援引专家的话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燃放量相当于此前28届所燃放焰火总和的4倍)。这实在是一场北京金融刺激计划奥运会:惊人、过度、铺天盖地。
民生既是涉及民众福祉的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大问题。北京端出的事实上是一杯猛烈的政治宣言鸡尾酒,是大博弈外交。
四万亿刺激经济要特别警惕一些问题:第一、刺激经济的计划应该也必须以民生为核心,才能真正有效地拉动内需。老外听见四万亿就如此尖声惊叫,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少决策严重脱离现实,如目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该经过详细、科学的论证,不能凭借官员一句话就上。
奥林匹克的意思最接近。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不少人还拖着大号的旅行箱,很明显是从外地过来的……除了少数能够进入发改委的申请者,更多的人仍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国债,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现在,一些地方及有关部门,有借助救经济搞大跃进的倾向,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草于2008年11月13日深夜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细看之下,中国其实可能比庞大的一揽子刺激计划更可怕。
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如果内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
但是,围绕周日这一消息的还有中国对垮掉的金融体系能做什么这个隐含的问题。目前的走势和板块轮动特点,与这篇文章中的分析是一致的。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9日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记者观察发现,从昨天早上8点到11点半,进出发改委的人起码有200位以上,而小王则称,一天下来肯定超过300人。我觉得对这一现象司法、纪检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防止腐败侵袭发改委等国家要害部门。同时,总理以下官员的公车全部取消,让官员坐公交车上下班,与人民共甘苦共患难,齐心协力,像抗击非典那样战胜金融危机,不仅有利于经济复苏,也有利于重建官民鱼水之情,使社会变得和谐而亲切。因此,建议中央,严令要求有关部门公开计划的实行情况,具体到单个的项目,让全社会进行监督,防止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或者,因为收受贿赂,就欺骗党中央,做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宗旨和精神的事情,损害中央权威。
同时,建议反恐部门派精兵对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的人进行开箱检查,防止那些眼馋我国钱多的恐怖分子借国家刺激经济之机,对我有关部门发动突然袭击,干扰我国的救市计划顺利进行。GDP上去了,但并没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
如果是10万亿,我真担心他们会疯掉。因为,政府投资扩大将使得效率更高的社会投资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民间投资者亏损的几率加大,更不愿意投资,同时,也使得那些亟需资金的企业由于资源向政府项目的倾斜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那么,救市资金到底从何而来?第五,防止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变味,或被篡改。看了此文,我不禁感慨,外国人没有见过世面啊,不知道我们其实天天都在开奥运,只是,那次奥运把世界各国召集到了一起罢了。
顶: 2踩: 1
评论专区